化解金融纠纷有了“众”力量
——汉川法院开辟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

来源: 办公室 时间:2025-01-24 16:58:19

建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是“枫桥经验”在金融领域延伸发展的重要体现。为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近年来,汉川市人民法院以“打造司法金融协同合作机制,有效预防化解金融纠纷,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提质增效。2024年,共审结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187件,为银行回收贷款8200万元,全年新收案件同比下降42.26%,极力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和金融安全,积极推动平安汉川建设和汉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解纷“主阵地” 为司法协同蓄势能

为凝聚合力深化金融纠纷诉源治理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金融纠纷前端预防化解,汉川法院联合多家金融机构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了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该中心引入了人民、行政、司法三大调解力量入驻,建立了动态调解员名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随案驻点办公。并在汉川农商行、汉川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步成立工作室,实现多方合力化解金融矛盾纠纷。

打造解纷“主阵地”.jpg

孙某、黄某夫妇因疫情期间经济压力,不慎陷入了房贷逾期的困境,而银行方面因多次催收未果,遂将孙某、黄某夫妇诉至汉川法院。

案件材料递交到汉川法院后,法院工作人员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将该案推送至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进行调解。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中心,驻化解中心的银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向调解员提供了孙某、黄某夫妇的贷款信息,并给出银行方的调解意见,经过调解员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汉川法院对该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孙某、黄某夫妇当即一次性还清欠款,而银行也迅速为他们出具了结清证明,并帮助孙某、黄某夫妇解除了房屋抵押。

这是该中心受理的首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经现场调解并进行司法确认,顺利结案,当事人因此减少诉讼费支出2267元,而案件从进入诉调程序到顺利结案仅用时5日。

“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案了,既减轻了我们的诉讼负担,又加速了资金回笼,真正实现了双赢。”某银行的代理人在调解成功后由衷感慨。

汉川法院立案庭负责人表示:“我们设立专业化解中心,就是为了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多元解纷力量,为当事人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实现纠纷的快速处理。”

聚力多方“大联动” 为多元解纷赋动能

“此期逾期金额虽为一千多万,但整体贷款金额高达2.5亿元,希望法院能够加快审理速度,维护我们银行的合法权益。”

聚力多方“大联动”1.jpg

“我们并非恶意拖欠贷款,希望法院能帮我们找到双赢的出路。”

一起涉汉川市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的金融纠纷案件,经汉川法院全面研判案情,采取“多方联动+专业解纷”的调解策略,邀请企业所在辖区政府共同参与调解后,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了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调解过程中,汉川法院组织专业法官团队深入了解案情,细致梳理双方诉求和分歧点,反复沟通调解事宜。同时,积极协调政府相关部门介入,从政策扶持、企业帮扶等角度出发,为被告企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其克服当前困难,增强还款能力。

最终,在汉川法院的积极推动下,各方都做出了让步,就还款时间、金额、方式等达成了共识,欠款企业表示将积极履行还款义务,原告某银行汉川支行也决定撤回起诉,各方握手言和。

5月29日,汉川市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暨营商环境先行区试点创建工作推进会召开,汉川法院与市政府、检察院、金融监督管理局以及各金融机构达成共识,形成合作机制,讨论通过了《关于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试点开展金融债权“预查废”机制的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开辟了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121094050.jpg

10月17日,汉川法院召开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座谈会,座谈会特别邀请了辖区内多家金融机构代表参与,加强了各方协作化解金融纠纷的意愿,搭建起金融纠纷快速响应机制。

聚力多方“大联动”2.jpg

12月27日,汉川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会上,汉川法院与汉川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签署了《金融纠纷诉调对接合作备忘录》,这是汉川法院在金融纠纷领域作出的又一探索,旨在通过“诉源治理+行业调解”模式,实现金融解纷1+1>2的效果。

聚力多方“大联动”3.jpg

为进一步延伸司法服务效果,汉川法院依托“投诉+调解+裁决”一站式金融纠纷诉讼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定期走访、以案释法、诉前调解、判后答疑等活动,不断扩大金融纠纷化解中心的影响力。通过梳理金融审判工作,发布《金融审判白皮书》,为金融市场主体提供风险预警和规范指引。同时,深入分析金融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金融机构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今年已累计向金融机构发送司法建议5份、风险提示函1份。

 

构建长效“新机制” 为案件审理提效能

“实在没想到,这个案子最后能调解解决。”借款人拿着刚签好的调解协议,舒了一口气。

某小额贷款公司、借款人、担保企业之间的金融纠纷在诉前调解时多次互不相让,调解屡屡失败,进入诉讼程序后,两轮开庭更是剑拔弩张,矛盾分歧极大。

眼看僵局难破,承办法官联合专业人士,数次牵线搭桥,和各方深度沟通,摆事实、讲法律、谈情理。

“大家都有难处,建议双方换位思考,各退一步,盘活资金,贷款也有着落。”法官的一番话点醒了众人。

借款人、担保企业率先表态:“大家都难,我们也想办法,我们同意分期还款,体现诚意。”小贷公司跟着点头:“只要有计划,我们也愿意配合。”

最终,一场涉及1300余万元的金融纠纷,历经重重波折后,在诉中画上了圆满句号。这场纠纷的成功调解,彰显了司法调解在复杂金融纠纷里的“定海神针”之力。

针对金融案件基数大、法律关系明确、缺席审判率高等特点,汉川法院持续优化案件审理机制,推进形成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等梯次有序的诉讼程序和审判机制,有效提高案件审理效率,金融案件质效持续提升。

此外,汉川法院还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试点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实现了金融案件的统一批量处理和全流程“加速跑”,确保诉前调解、立案、审判、执行等司法环节的顺畅衔接,提升审执质效。2024年金融案件平均办理时长较2023年同比下降4天。

汉川行政庭(金融庭)庭长表示:“我们将持续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金融纠纷化解能力,全力为汉川市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繁荣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未来,汉川法院将继续深入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强化金融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汉川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金融司法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