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执行不打烊,十载心结终得解

来源: 综合办 时间:2025-05-08 16:05:13

“十年维权路,我一度心灰意冷,是法官的坚持让我重燃希望”,签署和解协议时,尹某苟难掩激动。

近日,随着申请执行人尹某苟与被执行人栗某明、古某珠在和解协议上签字,一起纠缠十年的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在汉川市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的倾力调解下圆满落幕,该案历经一审、二审、多次执行与程序反复,最终以双方互谅互让画上句点,生动诠释了“案结事了人和”的司法追求。

一波三折:一纸判决背后的十年纠葛

20103月,原告尹某苟与案外人陆某签订了《门面租赁合同》,陆某在租赁期间内,将承租的门面委托给案外人李某香负责经营和管理。20127月,李某香与被告栗某明之妻古某珠签订了一份《门面转让协议》,将陆某承租原告门面余下的租期转租给被告栗某明之妻古某珠。201212月,原告以换品牌的名义收取被告3万元租金。20132月,原被告签订了《门面租赁合同》,合同约定:“被告在租期内未经原告同意不得私自转让”。20132月,被告栗某明将门面转让给尹某壮经营。20144月,因合同到期,原告要求被告腾退门面未果后强行锁门,被告亦在门面加上了锁。

20147月,原告向孝南区人民法院起诉,一审法院判决支持原告诉请后,栗某明上诉至中院,中院依法维持原判。判决生效后,被告拒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原告遂向孝南区法院申请执行,经该院执行未果后,202011月,孝感中院指定汉川法院交叉执行。

1.jpg

破冰之道:“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

本院在收到该案后,立即同原执行法院沟通执行难点,因栗某明名下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于20217月依法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终本”绝非终点,执行法官始终未放弃追踪财产线索。

20227月,申请执行人尹某苟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并向法院提交了财产线索,法院经审查后启动了恢复执行程序,轮候查封了被执行人的房屋,因不具备处置条件,执行程序再度终结。

202410月,申请执行人尹某苟再次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法院迅速响应,但因被执行人经济状况反复,双方矛盾尖锐,案件始终未能实质推进。

20251月,案件迎来转机。汉川法院执行局组建专项攻坚团队,承办法官秉承“事心双解”理念,重新梳理案件症结,发现双方对抗根源在于多年积怨。法官转变思路,以“背对背调解+面对面协商”双轨并行,既向栗某明释明拒执法律后果,又引导尹某苟体谅现实困境。

十余次上门走访、数十通电话沟通,最终促成双方各退一步:尹某苟自愿减免部分门面使用费,栗某明承诺分期履行债务,十年恩怨就此消弥。

机制创新:让沉睡案件“焕发新生”

“执行工作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仅要“快马加鞭”,更要“久久为功”,汉川法院执行局局长表示。近年来,汉川法院深化执行机制改革,创新“终本案件动态管理”“执行法官包案到底”等举措,对陈年积案实行“一案一策”精准攻坚,2024年以来以化解超5年未结案件31件,执行到位金额800余万元。

    下一步,汉川法院将持续以“如我在执”的担当,以“钉钉子精神”攻克骨头案,用“绣花功夫”修复社会关系,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可感可触,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更强司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