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租金还赖着不搬?看汉川法院“强制+善意”执行
近日,汉川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在对一涉案房屋腾退的过程中,坚持刚柔并济,将执行力度与温度相结合,推动法院“强制腾房”变为被执行人“主动交房”,让本来可能引发尖锐矛盾的案件得以“和平”解决,既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体现了执行工作的温度。
案情回顾:拒付房租 拒不搬离
2023年6月,赵某将名下位于汉川的一栋房屋出租给李某从事酒店生意,因李某未按照合同约定如期支付租金且拒不迁出,赵某无奈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李某在十日内腾退涉案房屋并交还给赵某。因李某拒不履行生效判决,赵某申请强制执行。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执行干警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电话约谈了李某,李某却以房屋装修花费数百万元等各种理由推脱。
缜密部署:强制腾退动真格
行动之前,本着善意文明执行的工作理念,执行干警上门督促李某履行生效判决,并在涉案房屋门口粘贴《腾退公告》,要求其限期搬离并充分告知权利义务。然而,公告期满后,李某仍未如期履行,执行干警果断决定:进行强制腾退。
为确保腾退顺利进行,执行局召开专项执行会议,充分做好案情研讨、风险预估、行动部署,制定了详细的腾退方案。专项腾退行动当天,汉川法院出动30余名执行干警、警车5辆赶赴现场开展腾房工作,并充分发挥执行联动机制优势,积极争取街道办、社区的支持协助,并邀请检察院干警到场全程监督见证。
善意执行 :“强制腾”变“主动退”
2025年2月13日下午2时30分,执行干警到达现场,被执行人及其家属情绪激动,不愿配合腾退工作,执行干警“软硬兼施”,先是从法理上向被执行人普法,严正告知李某如仍然一意孤行、拒不配合腾退,法院将根据规定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如对装修等问题不服可向法院另行起诉;又从情理上劝解李某及其家属,租赁合同已经依法解除,租金是房东赵某唯一的生活来源,不能因为经营酒店亏损而拒付租金,这是市场风险。
通过执行干警的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李某及其家属在权衡利弊之后,最终愿意配合腾退。历经五个半小时,经过所有参与执行行动人员的共同努力,房屋内所有物品全部搬离,执行干警顺利将该场所交付给房东赵某。
从强制腾退到主动搬离,“啃骨头”、“拔钉子”是对执行队伍每一位干警的严峻考验。汉川法院将继续树牢“如我在诉”意识,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用实用足执行措施,有速度、有力度、有温度,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