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台交流 同题共答 开辟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新路径
——孝感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现场会在汉川法院召开
为促进工作交流互鉴,3月9日上午,孝感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现场会在汉川法院召开,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郭先文,行政庭副庭长张耀刚出席会议,孝感市各县市区法院分管行政审判工作院领导、行政庭庭长参加会议。会议由孝感中院郭先文副院长主持,汉川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胡涛出席会议并致辞,汉川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志坚,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陶勇,行政庭有关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汉川法院陈志坚院长介绍了汉川法院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情况,各县市区法院围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中的案件处理、做法成效、运行机制和遇到的实际困难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交流。
在听取各基层法院发言后,孝感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郭先文指出,汉川法院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相关经验值得孝感市两级法院学习借鉴。
对今后一段时期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郭先文副院长要求,要在总结全市法院经验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孝感实际,建立常态化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八项工作机制,在八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建立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在预防行政争议上下功夫。主动参与市级立法,主动谋划宣传引导,主动参谋促严格执法,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发生;二是建立诉讼预警工作机制,在多元化解行政争议上下功夫。加强立审配合,通过建立“双签一报告”制度、通报反馈制度和诉前调解制度,把好“入口关”“建议关” “和解关”;三是建立诉中联动工作机制,在化解矛盾上下功夫。将调判结合贯穿审判始终,将服务大局促协调贯彻裁决前后,将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促稳定贯彻到底,不放过任何一个协调和解的机会;四是建立监督支持工作机制,在府院联动上下功夫。推动建立监督依法行政大格局,营造支持依法办案的大环境,成立常态化府院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府院联动工作新格局;五是建立判前提示工作机制,在以案促改上下功夫。将判前释法作为必选动作,嵌入审判流程,将被诉行政行为影响营商环境评估作为优先权,将判前提示作为重要的沟通方式,对于行政机关即将面临败诉的案件,和行政被告做好判前提示沟通;六是建立信息互通工作机制,在科学考核管理上下功夫。将行政争议化解工作纳入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各项沟通制度,科学设置考核目标,建立健全行政“一把手”出庭应诉制度,力争三年内实现30%以上出庭率,并形成长效机制;七是建立司法延伸工作机制,在拓展行政审判外溢效应上下功夫。及时化解信访难题,完善司法建议书制度,主动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针对重点案件、新类型案件开展研讨,力促依法行政水平上新台阶;八是建立评估整改工作机制,在提高案件质效上下功夫。通过曝光一批被诉行政行为影响营商环境的案件,建立一批提高行政案件质效的制度机制和一批创先争优的精品项目库,不断提高行政审判案件质效。
近年来,汉川市人民法院在上级法院具体指导下,在汉川市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工作的意见》,强化行政争议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实质性化解,通过诉源、诉前、诉中“三层过滤”,强化前端治根、中端治本、后端治症,把牢矛盾纠纷“萌发关”“化解关”“成讼关”,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发现在萌芽、化解在基层、消减在诉前。2020年至2022年,汉川行政纠纷共计403件,进入化解程序241件,实质性化解171件,化解成功率70.95%。2022年新收行政案件26件,同比下降46%,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有效避免了程序空转,减轻了当事人诉累,降低了解纷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实现了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下一步,汉川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现场会议精神,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共同缔造”理念引领行政审判工作,实践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健全完善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机制,努力构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新格局,不断巩固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成效,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高水平平安汉川、法治汉川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