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周末
——记汉川法院驻村扶贫干警孟榆喆的一天

来源: 汉川法院 时间:2018-12-17 10:33:03

 


    周末,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难得的休息放松的时刻,或约三五好友聊天喝茶逛逛街,或宅在家里陪同亲人研究美食追追剧,周末时光让人惬意和享受。平常人眼里的周末,对于汉川法院驻村扶贫干警孟榆喆来讲,却是奢望。

    11月17日,“双十一”后的第一个星期六,孟榆喆还没盼来亲人寄来的包裹,便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就在这天,他有一件特殊的任务要完成。早上六点,闹钟准时响起,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简单洗漱之后,他拿起手机给贫困户老曹去了一个电话。

    “老曹,今天我们还是按计划进行吧?”

    “小孟,要不算了,今天天气不好,降雨又降温的,拆房子这事你吃不消。”

    “您太小看我了,我可是东北汉子!今天正好周末,我有空,按计划来,房子安全可是大事。”

    “那好,我在家里等你。”

    老曹执拗不过,孟榆喆挂掉电话,匆忙泡了一碗泡面,换上他再熟悉不过的装备出门而去:一件出勤警服、一对帆布手套、一双高帮皮靴。

    老曹是汉川法院驻点村里潭乡竹林铺村的建档立卡贫苦户,家有三口人,他本人腰肌劳损,不能做农活,妻子多病,儿子才14岁还在读初中,是典型的因病致贫贫困户。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政府为他提供了医保扶贫和教育扶贫政策,因病致贫的问题总算得到了解决。可就在两个月前的跟踪调查走访中,孟榆喆发现了他家的厨房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墙面松动发生倾斜,房顶挡雨材料破碎杂乱,主梁断裂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

    孟榆喆得知情况后,一方面跟工作队长汇报,争取镇里和村里资金支持;一方面做老曹的工作,劝他拆了重建。老曹生活拮据,厨房虽然不大,但是拆了又建,对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起初他一百个不愿意,可是听说工作队能帮他向乡里争取补贴的时候,他同意了,双方约定拆房的时间是11月17日。

    初冬的早晨寒气逼人,天公似乎也不作美,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虽在北方出生和长大,年轻的孟榆喆走在路上,还是不免哆嗦了几下。

    7点刚过,孟榆喆跑步来到了老曹家门口。还没等老曹开口,孟榆喆便说:“老曹,开始吧!”

    “你真的能行吗?”老曹心里嘀咕。

    “您看我行不行?!”孟榆喆拍拍胸脯,“您腰不好,尽量少动,站在下面搭把手就行。”

    说完,孟榆喆搬来梯子,架在墙上,利索地踩上墙头,开始翻动屋顶上的油布和瓦片。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屋顶上的挡雨材料全部被拆了下来。清理完屋顶的瓦片,他开始小心翼翼地拆卸房梁,木梁纵横交错,不仅重而且有些已经断裂。由于缺少经验,在拆卸和搬运过程中,孟榆喆的右手手臂还是被锈钉子刮破了几道伤口,血丝和着泥水浸进了他白色的手套。

    到了中午11点,雨越下越大。

    老曹提醒:“小孟,雨下大了,歇歇吧?”

    “您歇会吧,我还不累,趁热打铁,拆完了事!”他边说边开始扒拉墙头上的砖头。老曹见状,也赶紧过来帮忙,一个拆一个递,一块块砖头在他们的传递下整齐有序地摆放在院落。

    就这样,孟榆喆一直忙到了下午1点半,雨还没有丝毫减小和停歇的意思。望着拆下来砖材和平整好的场地,孟榆喆站在老曹家门口长舒了一口气,这才发现自己的衣服早已湿透,皮靴上沾满了污泥。

    老曹心里过意不去,非要留他吃中饭,直爽在东北汉子面对盛情难却,腼腆地答应了。中午虽只有两个青菜,可是孟榆喆却吃得津津有味,这或许是他这个周末最享受的午餐……


    人物小贴士

    孟榆喆,男,满族,1992年6月生,籍贯辽宁沈阳,毕业于湖北警官学院。2017年9月通过省公务员招录考试进入汉川市人民法院法警大队司法警察岗位工作。2018年初,为了工作需要,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主动申请到扶贫一线,作为汉川法院驻村帮扶工作队员,被派驻到里潭乡竹林铺村开展脱产扶贫工作。